【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腦中風的後遺症包括運動、言語和認知缺陷等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影響病患及家屬生活。過去研究中發現85%中風患者經過3至6個月的住院復健治療後獲改善,而透過科技神經調節促進中風後神經恢復的新技術輔助,可提高中風復健治療功效。非侵入性腦刺激改變腦神經細胞的電生理,用於調節大腦興奮性,其中又以經顱磁刺激為最有效的工具。
透過磁場改變 身體產生電流
經顱磁刺激的原理為透過磁場改變,在身體內部產生電流,較功能性電刺激,可以刺激較深的組織而不引起不適,且不需身體接觸即可施予,可以免除穿卸衣物的麻煩,安全性高且較方便使用。最常運用在頭部,刺激特定腦皮質區域,可改善特定腦皮質區域的功能不良,少部份的人會產生輕微的頭皮刺痛或頭痛。
台中榮總復健科醫師王建智分享,一名八十歲老翁因中風復健一年多仍雙手無力,靠拐杖助行,家人擔心安危,只能待在家中,經醫師評估後,復健時搭配經顱磁刺激療法,經接受二個療程,每個療程共十次、每天一次,經治療一個月後,手變得有力,人也清醒許多,現在可以到戶外走走、串門子,心情愉快。
經顱磁刺激 改善大腦活性
王建智醫師說明,經顱磁刺激療法最初是為治療憂鬱症而設計的,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它可以用於中風治療。根據他過去對重複性經顱磁刺激的中風研究顯示,44名6至12個月中風病人,其中30人接受刺激,較沒有接受刺激的14人,其手功能及力氣回復都有顯著進步,另外也發現,接受刺激的病人受傷側的大腦活性增加,也改善大腦的活性不平衡,說明經顱磁刺激可以改善大腦活性。
磁刺激應用範圍很廣,最主要是在於腦皮層,治療慢性疼痛、精神方面疾病、中風以及巴金森氏症等。針對中風病人可改善患側手、腳功能,與吞嚥、咀嚼、發聲等功能。此外,刺激脊神經,可幫助改善呼吸、消化、和排泄功能,包含呼吸肌肉訓練、協助性咳痰、膀胱及腸道功能的復健、改善便秘等等。過去研究也已經證實,可幫助膀胱功能不良者降低頻尿次數、尿急感,增加膀胱容量,改善尿失禁狀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