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news今日新聞] 法國知名二手交易平台「Vestiaire Collective」,近日宣布第二波「快時尚品牌」禁入名單,包括Abercrombie & Fitch、Mango、Uniqlo、Zara等知名品牌都被禁止在平台上販售,引發爭議。雖然Vestiaire Collective的理由是要抵制過度消費,想喚起消費者的環保意識,重新思考自己的消費行為,但就有網友直言,快時尚並非原罪,「consumerism才是問題根源」。
以二手精品網站起家,靠著完善的搜尋與篩選系統,交易雙方在平台上也能議價,加上還有第三方專業審核部門來確保交易不會遇到詐欺,讓Vestiaire Collective受到眾多消費者喜愛,很快在網路上成為時尚迷的新寵兒。
然而,Vestiaire Collective在2022年就開出第一槍,宣布禁止「快時尚品牌」在平台上銷售,成為第一個封殺快時尚的二手交易平台。去年Vestiaire Collective宣布這決定時,普遍獲得不錯的迴響,但近日將封殺的品牌範圍進一步擴大,Abercrombie & Fitch、Gap、H&M、Mango、Uniqlo、Urban Outfitters和Zara等等知名品牌都被列入「快時尚」後,掀起許多爭議。
首先,若按照Vestiaire Collective說法,封殺快時尚是想要抵制過度消費,那麼一開始的初衷恐怕就有待商榷,抵制過度消費的訴求對象應是消費者的行為,而與哪種品牌無關,畢竟浪費並非只發生在所謂快時尚品牌上,有人花大錢買下名牌服飾依然只穿一次就丟,也有人Uniqlo衣服一穿就是好幾年。
再來,Vestiaire Collective宣稱委託外部機構研究,依據低價、更新速度快、產品範圍過廣、上市速度過快、促銷力道強等5項標準來定義何為「快時尚品牌」。但是,低價顯然就是很具爭議的標準,恐怕許多消費者未必認為Mango、Zara、A&F等牌子的產品屬於「低價」,根據購買力不同,有些人的低價品可能是另一群人的奢侈品,由誰說了算?
其實,雖然Vestiaire Collective用了很多理由來解釋平台封殺快時尚品牌的決定,但早在2022年,Vestiaire Collective的聲明稿就透露,快時尚品牌的二手品「因為缺乏價值」,在平台上的轉賣成交率非常低。Vestiaire Collective禁止快時尚品牌在平台上販售,或許只是單純出於平台運營的成本經濟考量,為了將資源投注在其他更多轉售價值較高的精品牌子上面。
當然,快時尚被詬病已經行之有年,大量生產大量消費背後造成的浪費、剝削和不環保,越來越受到關注與批評,因此,許多品牌包括ZARA、H&M、Uniqlo、SHEIN都已經陸續宣布轉型計畫,開始調整生產與銷售模式。而要促成這些品牌確實完成轉型,也肯定需要消費者重新思考自己的行為,就如同Vestiaire Collective所說的「思考第一,購買第二」。
只是這整個過程,若是由某一平台業者來把控話語權與決策權,由他們來定義時尚與快時尚,低價與精品之間的分界,那恐怕就免不了要被質疑是時尚傲慢,以及假借環保之名來遂行鞏固本身利益的手段了。
對此,許多網友也在相關新聞底下留言,「應該是要購買質量好耐穿、倡導惜物的概念吧?快時尚品牌不是原罪,定價貴和便宜各有它的客群,減少對地球資源的消耗,降低過度膨脹而產生的浪費,才是根本之道」、「我就算買快時尚的衣服也可以穿超過五年十年,那為什麼要花大錢買超過自己經濟能力的衣服呢」、「絕大部分所謂 fast fashion 賣的是 diversity 而不是叫人不停買及丟舊再買,好多人一件都穿好多年,一件衣服穿與洗次數隨時過千次。那些綜橫 ball 場每件衣物只穿一次就賣或丟的才真浪費」、「諷刺的是很多奢侈品牌寧願燒掉賣不出去的衣服,也不願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