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6旬婦左眼籠罩黑影看不清 腦下垂體瘤作祟
台灣好新聞
發布於 2 年前

記者王文吉/台中報導

林英超醫師檢視婦人術後腦部磁振造影。林英超醫師檢視婦人術後腦部磁振造影。


67歲婦人去年左眼外側出現黑影,今年視力更加模糊不清,眼科門診檢查發現是「腦下垂體瘤」壓迫視神經造成。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林英超實施經鼻內視鏡腫瘤切除手術,術後婦人視力逐漸恢復。

腦下垂體瘤手術示意圖。

腦下垂體瘤手術示意圖。

婦人自述,去年曾在眼科診所治療、點藥水都沒起色,今年三月只好不去工作在家休養,但左眼視力不只沒好轉,反而一天比一天更模糊,導致不敢出門。婦人輾轉到臺中慈濟醫院就醫,眼科醫師安排磁振造影,赫然發現婦人頭部中央長腫瘤,立即轉診神經外科,林英超醫師診斷病灶是近4公分的「腦下垂體腫瘤」。

「腫瘤壓迫視神經是視力模糊主要原因。」林英超表示,腦下垂體瘤多半為良性且生長緩慢,婦人的腦下垂體瘤屬於「無功能性」,不會異常分泌荷爾蒙,所以是因為出現頭痛、頭暈、視力缺損等壓迫性症狀才被發現,也是因腫瘤逐漸長大慢慢壓迫左邊視神經才會看不清楚。

腦下垂體瘤常見症狀分類。

腦下垂體瘤常見症狀分類。

林英超醫師與耳鼻喉部主任吳弘斌,合作實施「經鼻內視鏡腫瘤切除手術」,器械通過鼻腔與蝶竇摘除腫瘤,術後體表沒有傷口。婦人經過一個月休養,左眼黑影漸漸消失,視力一天比一天清楚,終於能走出戶外活動。

林英超指出,經鼻內視鏡手術好處是外觀不留疤痕,對鼻腔內黏膜傷害較少,但腦下垂體周圍含神經和血管,無法百分之百去除腫瘤,病人需每三個月至半年定期回診追蹤,若腫瘤再復發並超過0.5到1公分,可重複實施手術摘除。

醫師補充,腦下垂體瘤影響層面廣泛,一般分為「無功能性」、「功能性」兩類,如是「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引起的內分泌異常,會造成女性月經失調與異常乳汁分泌;外觀上手腳變得肥大;它也會影響腎上腺皮質與甲狀腺功能,導致體重的改變、心跳血壓升高等症狀。有以上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

更多新聞推薦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5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