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先天性心臟病小時候開完刀就沒事? 她成年「忘追這件事」險要命
匯流新聞網
更新於 3 年前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先天性心臟病小時候開完刀,不代表就一勞永逸!56歲的王女士就是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於7歲時接受心內膜墊缺損(ECD)手術,身材十分瘦小的她,多年來除了激烈活動之外,仍能正常過日子,沒想到3年前開始易喘、身體出現水腫,就醫檢查,評估得再進行手術,才能改善因心臟衰竭所導致的肺積水及肺動脈高壓的問題。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資深主治醫師陳銘仁表示,先天性心臟病發生率占所有新生兒的1%,像王女士罹患的心內膜墊缺損,在先天性心臟病中則僅有4到5%,嬰兒時期的死亡率約為10到25%。

問題在於,陳銘仁說,王女士小時候手術後仍有殘存的心臟問題,包含殘存心房中膈缺損、心室中膈缺損、二尖瓣及三尖瓣逆流等問題,且已產生二尖瓣膜硬化,主動脈下方的左心室出口阻塞,引起肺水腫,肺動脈高壓,合併下肢水腫、腹水及腸胃道出血等心衰竭症狀。

陳銘仁十分警訝,因為王女士到門診時主訴「其實已經喘2年了」,這種情況應該早就要就醫,但小時候令她害怕的開刀經驗,讓她遲遲未能正視已惡化的心臟功能,才會一拖再拖。院方最後出動成人先天性心臟病醫師結合兒童心臟科醫師、心臟外科醫師一同參與術前的評估與討論,再度手術才解除心頭的不定時炸彈。

此次手術由馬偕醫院醫療團隊為病人置換心臟二尖瓣瓣膜,切除造成左心室阻塞的纖維化心肌,修補三尖瓣及殘存的心房中膈及心室中膈缺損,體外循環暨心臟手術時間達4小時,術後在妥善的照料之下,王女士除了原本的腹水問題全面獲得改善,住院期間還養胖了1公斤,出院後回家,從原來因喘而行動受限的生活,養成了每天步行2000多步的習慣,恢復情況十分良好。

陳銘仁提醒,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需及早,即使經過治療仍需定期追蹤,尤其「小病人長大了」隨之而來的是某些殘存病灶,例如心房或心室中膈缺損、瓣膜的狹窄或逆流、左右心室出口阻塞、主動脈或肺動脈狹窄、心律不整、肺動脈高壓等,長期逐漸對身體造成傷害,導致發紺、水腫、心衰竭等症狀,此外,先天性心臟病人,長大後運動、結婚、生育等問題,也需要由成人先天性心臟病團隊仔細追蹤和評估。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賣到埃及的「原料藥」出包! 治青光眼藥水不純物超標

口罩照戴!王必勝拍板8月防疫措施不鬆綁 曝國內外兩大隱憂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5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