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下載
你可能也會喜歡
留言
LINE
FB
複製
墾丁鵝鑾鼻公園「挖出51具人骨」 考古學家驚:4000年古墓
TEEPR
發布於 3 年前
墾丁鵝鑾鼻公園自
2017
年起,斥資逾億元將老舊賣店改建為現代化綠建築,但過程中卻意外挖到石棺、貝塚,趕緊依《文資法》停工,並委託清大考古團隊進行調查,如今更有重大發現!
圖片來源/國立清華大學臉書,下同
根據
《鏡週刊》、《三立新聞網》
報導,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李匡悌率考古團隊於
2019
至
2021
年間,在屏東縣「鵝鑾鼻第一遺址」進行考古行動,順利挖掘出極具價值的文物,目前在縣政府與墾管處共同支持的「鵝鑾鼻最南點工作站」整理及研究。
那麼,究竟有何發現?副教授邱鴻霖表示,該區墓葬出土
51
具,其中
10
具使用石板、珊瑚礁葬具,據定年結果顯示,人群密集活動的時間,約為
4
,
200
至
3
,
800
年前。此外,邱鴻霖指出,現場還有大量貝器的成品、半成品、胚料、加工過程廢料與相關的工具,懷疑是座「貝器加工場」,可見鵝鑾鼻人有一套獨特的「貝器加工藝技術」。
邱鴻霖強調,以上不僅是台灣首見的史前時代貝器加工地點,更是太平洋島嶼最古老、面積最大的貝器加工場,且與太平洋島嶼發掘到的貝器相似,顯示南島族群曾在
4
千年前與海外交流互動。
圖為貝質鯊魚牙飾。
圖為貝質魚鉤。
圖為貝錛,可用來進行切割工作。
根據
《中央社》報導,
邱鴻霖呼籲,文物出土後無適合的地方保存,需要政府給予協助,做好協調和規劃,讓它們可以成功展示,也能照顧當地居民、振興觀光,形成重要的教育場域。
▸
台灣「北部有長城」樓梯看不見盡頭!在地學生:忘東西直接翹課
▸
怪手如何「爬上屋頂」?網揭驚人真相
算是超重大發現捏!
TEEPR 新片上映:
檢視原始文章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下載 beanfun! 看更多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我同意
關閉
取消
確認
關閉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前往下載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