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想要加入 Vtuber 這個新興行業的人來說,儘管做足準備並且順利出道了,卻有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惹惱觀眾或是自己的行為引發爭議,想要長時間的持續 Vtuber 的活動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一名日本律師分享了作為 Vtuber 在出道前就應該了解的相關法律知識。
專門處理與動漫畫產業相關議題,並跨足近幾年受到注目的 XR(AR/VR/MR)、元宇宙、Vtuber/Avatar、NFT、e-Sport 等領域的日本律師「関真也」,在接受日本媒體網站專訪時提到多個應注意的法律問題,以下就創作方面、民事糾紛與成為企業勢等三大議題來分析。
和創作有關的法律問題
首先最應該注意的是與「著作權法」有關的內容,在進行直播製作影片時所使用的音樂、插圖、影片或其他材料的規則以外,當他人在未經許可下使用自己的造型時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同樣重要的還有「商標法」,它界定了保護外觀造型和名稱的商標權,假如想拓展商品開發等活動範圍時,可以將名字註冊為各種類型的商品或服務的商標,以防止他人未經許可使用相同的名字銷售相同類型的產品。
其他像是贈送禮物給觀眾、介紹商品與服務內容時,可以參考「不當景品類及不當表示防止法」(又稱景品表示法)的內容,該法的目的在於規範不當標示與誇張的贈品,以確保公平競爭,同時保護消費者擁有客觀選擇商品的環境。
另一些常見的問題是民法與商事法相關的糾紛,以商事法為例,Vtuber 的外觀合同、許可以及管理契約等內容都需要注意,而在民法有很大程度上與因誹謗造成的名譽損害和侵犯隱私權有關;也別忘記與 Vtuber 活動息息相關的影音平台與社群網站服務規範,如果不遵守規定就有可能導致影片被刪除,更甚者會讓帳號被停權,這都會對 Vtuber 的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
而在 Vtuber 容易遇到的著作權法相關爭議上,最常見的就是皮(角色外觀)的版權轉讓糾紛,當中之人委託繪師與建模師進行造型設計時,他們就會成為創作品的著作權人,並受現行著作權法的保障,中之人應根據雙方議定的條件使用完成品比較不會引起爭議;倘若繪師或建模師將相關權利轉讓給中之人,他就該自行處理後續可能會遇到的相關問題,因此決定版權歸屬、應對侵權行為和承擔製作費用是 Vtuber 跟繪師與建模師接洽時該謹慎思考的部分。
順帶一提,在 2018 年日本對著作權法進行修訂,其中包括將部分侵害著作權罪由原來的親告罪改為公訴範圍、不當規避訪問控制仿照不當規避複製控制列入制裁,有權對網播音源的二次使用索取報酬等內容,在與繪師簽訂契約的時候最好也注意與著作權法相關的部分。
如果遇到圖片、音樂、影片等素材上的版權問題,應該注意的為是否能明確區分出自己與他人創作的部分,並與著作權法中「引用」的要素符合,但要注意的是有沒有可能會違反影音平台和社群網站的使用條款。
以最常吃到「版權砲」的試唱影片為例,如果 Vtuber 在不使用他人製作音源的情況下唱歌並發布的話,重要的就是搞定歌詞與歌曲的版權,其次是與其息息相關的「著作鄰接權」,需釐清以上兩者內容才不易引發爭議。一般情況下 Vtuber 需要直接向著作權所有人(像是作曲家或作詞家)取得許可,由於每首歌都要這麼做的話會很麻煩,因此著作權管理團體(如 JASRAC 與 NexTone)就出現了,只要著作權人向管理團體申請登錄歌曲就能委託他們全權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像 Youtube 和一些直播應用程式會與版權管理公司合作,這種情況下就允許影音平台用戶和 Vtuber 發表自己演唱的影片不必單獨與管理團體進行許可程序,只要查詢想唱的歌曲是否登錄在「J-WID」這個資料庫中即可。
碰到爭議事件該怎麼辦
近年 Vtuber 圈內爭議事件不斷,像是中之人的私人訊息曝光,導致跟蹤和誹謗行為等問題出現,使得 Vtuber 活動無法持續下去,首先應當要注意的就是個人資訊的管理,其中容易被忽略的是直播或拍攝影片時收錄進去的環境音,可能會讓有心人士推敲出中之人的所在地;當個人訊息(如姓名、長相)曝光後,中之人能以侵犯隱私為由,進行指認投稿者或是向社群網站的營運方申請刪除貼文等行動。在現行判例中,即使虛擬形象與中之人的關聯性在某種程度上是已知的,它仍然可以被視為作為隱私形式得到保障。
若是在直播或活動中出現仇恨、歧視性言論,或是損害他人名譽及隱私的言行舉止,很有可能引發爭議,像是日前 VSPO! 與彩虹社所屬藝人的失言風波,視情況可能會形成誹謗或侮辱等刑事犯罪;儘管如此被認為是歧視性的表達方式是有歷史背景的,所以很有可能在不清楚網路用語背後意涵下無意間說出來,對此建議 Vtuber 們可以研究「禁播用詞」來加深對這領域的了解,並回歸「不要做出人們不喜歡的行為」這一個基本準則上。
成為企業勢的 Vtuber 該注意哪些事
現在日本與海外各地有不少公司行號設立相關部門並投入 Vtuber 的開發與人才的培養,對於想透過試鏡或星探挖掘出道的 Vtuber 來說,在與公司簽訂合約時應詳細確認合約書上內容,像是活動時間與規定、薪資與報酬、以及何時終止合約等等,另外像是行程管理或風險管理等體制是否完善也是作為一名企業勢 Vtuber 該注意的項目。
作為企業勢最大的優點就是能擴張活動範圍,像是獲得廣告和提升營收能力,但也會根據所屬公司的合約內容,在活動上可能會有所限制,典型的例子包括角色外觀和影片內容的權利歸屬、同行競業條款、處理與 Youtube 帳戶相關的權利等等,即使活動內容的權利屬於 Vtuber 所屬公司,像是製作周邊增加營收,不代表 Vtuber 會獲得相對應的利潤,最好在簽訂合約時確認各種形式獲得收益的比例問題。
此外像是同行競業條款(NCC)會影響到當 Vtuber 與所屬公司解約時,能否繼續做為一個 Vtuber 工作,還要考慮到 Youtube 頻道與社群網站帳號的權利歸屬。綜合上述的優缺點,想加入企業勢之前可以先衡量是否對自己未來的活動有所幫助再下決定。
結論
関真也表示由於保密原則的關係,許多人在透露自己是 Vtuber 的中之人之後很難尋求諮詢管道,建議可以尋求律師或有保密義務的專家幫助,希望上述的法律觀點能讓有助於那些想以 Vtuber 身分出道來實現夢想的人。
※以上內容所提及的法律均為日本現行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