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已經狂飆好多年,加上通膨時代來臨,食衣住行萬物皆漲,上班族大嘆薪水追不上房價物價,買房夢越來越遙遠已成事實!央行日前於「第16期金融穩定報告」中指出,全國房價所得比攀升至9.46倍,已追平2017年第2季高點,民眾購屋負擔持續走升中。進一步以2019到2022年內政部實價登錄統計全台臧價漲幅,比對勞動部公布的「勞工平均提繳工資」,近3年全台房價漲幅高達20.1%,工資卻只成長4.3%,換算下來房價漲幅是薪水增幅4.6倍!六都加上新竹縣市來說,台南市房價漲幅比起薪資高出8.9倍差距最大。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房價上漲的速度超過多數受薪階級負擔能力範圍,要是貸款可能就要吃掉薪資的8成以上,想光靠薪水達成購屋的夢想越來越不易。
陳金萍指出,依據世界銀行定義,房價所得比最好落在4倍至6倍間較為合理,當房價所得比太高時,收入所得跟不上房價,將導致家庭負擔過高,進而排擠其他正常消費。目前台灣房價所得比已追平歷史高點的9.46倍,短短3年內全台平均購屋總價漲幅達20.1%,從1006萬元增加到1208萬元,增加了202萬的房價負擔,房價飆升的速度相當有感。反觀,2019年勞退每人每月平均提繳工資從39370元,到2021年成長至41075元,僅增加4.3%,工資上升不敵房價凌厲的漲勢,受薪階級想僅憑薪資收入購屋,似乎是個艱辛的任務。
台南房價漲幅對比薪資漲幅8.9倍 在地人購屋壓力暴增
觀察六都加上新竹縣市等七大都會區狀況,台南市自過去3年平均購屋總價從502萬元上漲至674萬元,增加172萬元,漲幅是驚人的34.3%,但平均提繳薪資僅成長3.8%,低於全台平均增幅,房價與薪資漲幅相比,差距高達8.9倍,是薪資最追不上房價攀升速度的都會區。陳金萍說,近年台南市受惠於科技產大廠、公共設施、重大建設進駐等利多議題,替當地房市增添許多想像空間,吸引大量買盤湧入,房價更是出現大幅飆漲的現象,然而對於薪資原先就低於全台平均,且成長幅度不高的本地受薪族群來說,購屋壓力迅速暴增,陷入無力買房的困境。
房價成長速度與薪資差距全台最小的都會區,就是竹科所在的新竹市,不過差距仍有2.4倍。陳金萍解釋,新竹市雖因新竹科學園區,推升縣市整體的薪資水準,加上近年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帶動薪資成長,近三年增幅達9.1%,為七大都會區最高;但因剛性買盤需求強勁,帶動房市交易活絡,甚至出現投機客趁機炒作的亂象,房價漲勢兇猛,購屋總價從1056萬元至1285萬元,3年便差距229萬元,漲幅達21.7%,高薪資依舊是跟不上房價飆漲速度。
另一方面,若以全台平均總價1208萬元、貸款8成、20年期本息平均攤還的條件下,以4月五大行庫新增房貸利率1.561%來計算,每個月須繳4萬6905元的房貸,已超過平均提繳工資4萬1075元;儘管貸款年限調長至30年期,每月應繳房貸也要3萬3949元,房貸占薪資8成以上,對受薪階級來說負擔非常沈重。陳金萍表示,8成以上收入都要拿去繳房貸,勢必嚴重壓縮其他生活支出,且未來央行若持續升息,每個月房貸支出還會增加,房貸負擔壓力不容小覷,甚至可能會出現買房後無力負擔的狀況。
想買房該怎麼評估自身能力 專家給建議
陳金萍建議,有購屋需求的民眾應計算應考量自身負擔能力,訂立購屋目標,每月貸款金額最好不要超過家庭收入1/3,同時保留一些利率調升的緩衝空間,當不可避免進入升息循環時,才不至出現無法負擔繳納的風險。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房價漲幅遠高過於薪資,因此想單憑薪資成長追上房價,機會並不大,因此民眾可循「先求有、再求好」的原則,從目前能力許可的物件下手,先成為有房一族後,讓房價去追房價。此後民眾對於逐步調升的薪資,也更有儲蓄、投資等理財的彈性,一旦擺脫了追趕房價的被動狀態,就更有機會靠著房價增值及財富累積,一步步換屋入主理想居所。
陳定中也提醒,想買房需有相應的理財規劃,在購屋的大目標下,一些非必要花費應趨於精簡,以增加存錢及投資的額度,這樣才能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加速財富累積的腳步達成買房理想。
一家四口的上班族周先生無奈表示,民眾薪資像蝸牛慢慢爬,房價卻搭火箭一飛升天,飛上去就看不到影子,不吃不喝都買不起!更何況如今萬物皆漲,全家人不可能只繳房貸不吃飯,現階段根本沒以看房的慾望,「先吃飽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