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不再「乾」瞪眼! 中藥加針灸緩解症狀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3 年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24歲女性,一年前車禍造成其右顳骨及枕骨骨折,連帶損及行經右耳後乳突處的顏面神經,導致右眼常乾澀、悶脹及疼痛,深受乾眼症困擾。加上工作需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近半年乾眼症更是加重,經過中藥與針灸雙管齊下治療三個月,目前右眼乾澀情形已緩解許多。

長期盯3C螢幕 乾眼症找上門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表示,乾眼症臨床表現為乾澀、痠倦、灼熱、異物感,可能伴隨分泌物多、搔癢、泛紅充血、甚至疼痛、視力模糊和畏光;尤其現代人普遍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工作、上網或滑手機,導致眨眼次數減少,而多有眼睛乾澀問題。

梁祐爾解釋,人體十二條經脈,都直接或間接地與眼睛連接,所以中醫針對眼科疾病,常會用藥物結合針灸方式進行治療。

中藥藥物對症下藥 緩解乾眼症狀

梁祐爾以臨床表現為例:脹痛者加石決明、夏枯草、密蒙花、木賊、決明子等平肝清熱;紅赤較甚者以丹皮、丹參、赤芍、鬱金清熱化瘀;分泌物多者用梔子、車前子、薏苡仁、澤瀉、滑石利濕清熱;紅癢者則用連翹、桑葉、菊花、蔓荊子、蟬蛻、白蒺藜疏風清熱;並以疏肝理氣藥物如:香附、柴胡、枳殼、陳皮,則有助於氣血輸布、緩解乾眼症狀。

眼眶內針法 安全活化眼神經

針灸治療會取局部眼周穴道搭配遠端取穴,梁祐爾說明,眼周的穴道,除了明目,還有很好的放鬆效果,針灸時講求痠脹感,誘發眼淚分泌,還會依症狀取經絡上遠端的一些重要穴道,以加強療效。

梁祐爾提到,眼眶內針灸法是項安全有效的專業技術,只要由受過訓練的中醫師操作,危險性低,較為常見副作用就是出血,但現已有鈍頭的眼針,出血風險發生率低於3%以下,熊貓眼在1到2週內即可消失,不會留下後遺症,一般出血2日後可使用溫毛巾敷眼幫助血腫消散,或配合化瘀的中藥加速瘀血去除。

【延伸閱讀】

眼睛出現5大症狀 小心就是乾眼症

眼睛不適眼用製劑怎麼選? 5大症狀一次看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5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