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編/綜合報導】疫情升溫確診人數急速攀升,現在民眾遇到最多的問題,從醫院通知、或是健保快易通 APP ,發現自己 PCR 陽性,卻遲遲沒收到衛生局的通知,考量到現在確診人數暴增,等待通知的時間較長,到底發現自己陽性確診以後該怎麼辦?星編整理出QA問答集,帶你一一解答。
Q1:快篩陽性怎麼辦?
把快篩後的試劑用透明塑膠袋密封好,帶到離家最近的社區採檢站或篩檢醫院交給醫護人員。
▲若快篩陽性千萬不要驚慌。(示意圖/翻攝自freepik)
大家前往時要務必配戴好口罩,請家人協助載送到醫院做PCR或自行前往,千萬、千萬、千萬不要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如果遇到前往採檢困難者,可以撥打1922、地方衛生所聯繫。
Q2:若在居家隔離或是檢疫者,快篩陽性怎麼辦
▲居隔者若在家中快篩結果為陽性後,需要聯絡衛生單位解除電子圍籬,以免被罰款。(示意圖/翻攝自freepik)
若是居家隔離者,請聯絡衛生單位解除電子圍籬,佩戴好口罩、勿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儘速至鄰近的醫療採檢院所或社區採檢站近一步檢測。
使用過的採檢器材要用塑膠袋密封包好,醫病帶至醫療採檢院所或社區採檢站,交給院所或採檢站人員。
Q3:密切接觸匡列原則更改了,大家要注意!
在5/8指揮官陳時中公布最新的密切接觸匡列原則,原先是由同住親友和辦公室同事在九宮格內者或是周遭有相關接觸者都需要居家隔離3+4,調整後新制改為同班同學或童工作場域密切接觸者採自主應變。
但在5/7前有收到居隔通知書者還是需要乖乖做好居家隔離。
▲5/8調整最新密切接觸者匡列原則。(翻攝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Q4:確診要隔離幾天?
無症狀或輕症者個案最早可於發病日或確診日後10天,經檢驗後確認風險已降低,即可解除隔離並進行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
▲無症狀/輕症者確診後解除隔離的條件規範。(翻攝自疫情指揮中心)
🔔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是什麼?
若沒必要事件盡量避免外出,保持勤洗手習慣、落實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每日早/晚各量體溫一次。
Q5:社交距離app顯示有和確診者接觸怎麼辦?
若曾近距離接觸確診者,App就會發出警告通知,點進去可以看到是哪一天接觸,以及接觸時間長短若接觸時間不長,且觀察並未出現任何症狀,可先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即可;若接觸時間長且可能未戴口罩,或已經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或嗅/味覺異常等疑似症狀,則可使用快篩試劑檢測,依照結果決定後續處置。
▲陳時中解釋若發現接觸2分鐘,且確診者不是親密者「就不用理會」,觀察兩天是否有症狀,若有不適再快篩一下即可。
指揮官陳時中在疫情記者會中解釋,2公尺內接觸超過2分鐘,10天內就會得到訊息,短時間內可以不用太理會,若超過10分鐘,就要思考接觸過什麼人,有必要也會先自行採檢。
如果自己是身邊的家人或是自己確診了都不要驚慌,因為依照目前台灣的疫情來看都是以輕症為主,保護好自己也保護他人才是最好的防疫辦法!大家都可以挺過這波疫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