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減輕症狀卻致被害妄想 巴金森患者如何逃出治療困境?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3 年前

隨著許多名人先後傳出罹患巴金森氏症並因此而淡出工作或演藝圈,此疾病也屢屢被拉上檯面討論。事實上,巴金森氏症為第二常見之神經退化性疾病,與我們的距離似乎比想像中還近,如果能對此病多一點了解,於早期警覺,並配合妥善藥物或手術治療,維持良好生活品質不無可能。

藥物長期使用效力降低 副作用難耐受

巴金森氏症初期症狀包含靜止型顫抖、動作遲緩及肌肉關節僵硬,即手沒有在用力或做事時也會無法控制地顫抖,或面部表情怪異、行走困難容易跌倒等,另外,隨疾病發展亦常伴隨認知障礙。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洪千岱表示,此疾病成因是因患者中腦內黑質部多巴胺神經元減少,導致體內「多巴胺」此種神經傳導物質濃度下降而導致。

然而,過去用過治療顫抖的抗乙醯膽鹼藥物,被許多研究指出會增加失智風險,而目前使用的短效型及長效型多巴胺藥物,並無法從源頭改善神經元退化,僅能以補充多巴胺的形式進行。因此雖治療前期成效明顯,但過了一段時間隨神經退化情形加重,可能會出現藥效波動需增加用藥頻率或劑量的情形,連帶導致副作用如血壓下降、噁心或甚至出現幻覺、妄想等現象。

被害妄想或動作障礙? 六旬婦藥物治療陷入兩難

洪千岱醫師分享,曾有一名6旬胡姓(化名)患者,罹患巴金森氏症近8年,一開始用藥效果皆不錯,至2、3年前藥效開始下滑,用藥頻率及藥量需求也連帶提升,進而引發副作用如幻覺、妄想,在生活中常覺得別人想要危害自己,嚴重影響家人、朋友之間的相處。前陣子患者在參與旅行團行程時,甚至在途中大喊飲用水有毒,造成同行友人恐慌。面對此困境,洪千岱醫師坦言,雖把藥量減少可降低副作用產生,但同時也代表動作障礙無法獲得妥善控制,生活上更顯不便,治療上可說是陷入兩難。

手術延緩藥物使用 改善症狀同時減少認知影響

礙於藥物遇上的限制,手術也成為巴金森氏症臨床上相當重要的治療方式。洪千岱醫師指出,手術可分為燒灼切開術、深腦刺激術及今(2022)年1月始開放用於治療巴金森氏症患者的神波刀治療。

前兩者皆需開顱、開孔及全身麻醉,因此對於發病年齡偏高的巴金森氏症患者來說多有不便,而新一代神波刀治療利用MRI定位,針對腦中可能造成顫抖症狀的區域,運用高強度聚焦超音波進行治療,可降低患者麻醉風險及減少後遺症發生的機率。

除此之外,及早進行手術治療可幫助患者降低藥物劑量,進而減少副作用、認知影響及藥效波動的情形產生;另外,改善靜止型顫抖症狀也可增加患者外出運動及社交意願,間接減緩身體退化。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洪千岱

【延伸閱讀】

手抖無法拿筷、刷牙 「神波刀」助改善顫抖症

巴金森氏症者為何會有幻覺? 專家解析原因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4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